9月21日,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召开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黄润秋强调,“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要认真总结“十四五”经验做法,科学谋划“十五五”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 组织制订了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发布《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关键指标的小时均值锁定在颗粒物≤10 mg/m³、氮氧化物≤120 mg/m³、二氧化硫≤50 mg/m³。湖南的这一次征求意见稿,既是一次区域环境治理的自我加压,也是全国垃圾焚烧行业迈向“超低排放时代”的又一里程碑。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制订了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要求,监控温室气体排放,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制订了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方案中提到加快工艺设备更新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先进电炉、特种冶炼等高端装备应用,长流程转型短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先进绿色、低碳工艺应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立河北省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印发,提出到203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日趋完善,监测管理体系制度更加健全,对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提升、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等重点任务的技术支撑更加有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
8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对外公布。该意见针对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发展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着力提升碳市场活力、全面加强碳市场能力建设、加强组织实施保障等工作明确方向。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了《重庆市危险废物豁免管理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对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豁免条件等做出解释。《危险废物豁免分级管理清单》中涉及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煤炭焦化、气化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煤焦油、烟气脱硝过程中产生的废钒钛系催化剂等的豁免环节、条件、内容、管理层级等。
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重庆市人民政府在渝联合举办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活动并致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活动并讲话。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出席活动。中宣部部务会成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出席活动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主持活动。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本报告对中国 2024 年适应气候变化进展与成效进行系统总结,旨在增进各方对适应工作的了解,持续推进各层级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分享中国实践和经验,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近日,汕尾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尾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共提出1个年度工作目标和9方面重点任务。《行动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工作任务等内容。其中,工作目标要求2025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AOI达标率)为98%,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17.7微克/立方米以下,消除重污染天气;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完成省下达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目标。市城区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控制在12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县(市、区)控制在15微克/立方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