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双赢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耗时3年研发出针对于中小型工业锅炉、窑炉的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该工艺采用高分子脱硫脱硝剂喷入炉膛内部的形式,在炉膛内700℃以上的高温激活作用下,与NOx和SO2反应生成N2、H2O及硫酸盐颗粒物,具有初期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脱硝效果明显的特点,长期性和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山东威海乳山热电厂老厂彻底关停,这标志着全市12家热电厂全部建成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其中,威海热电集团、华能威海电厂两家热电企业率先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日前,由北京普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153”纳米催化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在京通过专家鉴定。该装置采用了催化氧化技术,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氧化和吸收速率大大提高,减少了脱硫脱硝塔容积,设备成本适中,投资性价比较高。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预计到二○二○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
环保部7月22日通报了2014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考核的公告。经考核,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8家中央企业均实现年度减排目标,认定为通过考核。
公告显示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294.6万吨,同比下降2.47%;氨氮排放总量238.5万吨,同比下降2.9%;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974.4万吨,同比下降3.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078万吨,同比下降6.7%。其中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已提前完成“十二五”任务,氨氮接近完成,氮氧化物减排超过序时进度。
日前,国家首个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国家质检中心在福建龙岩市成立。据悉,该检验中心是一个集检验基地、科研基地、服务基地、标准制修订基地于一体的研究型技术平台,通过提供更好的检测技术保障,帮助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助力产业升级。
据环保部介绍,近三年,中央财政共划拨263亿资金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同时,“大气十条”要求制定的25项排放标准已全部完成。除了资金到位外,有关大气污染的标准制定也一直没停。据环保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5月,环保部制定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6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6项标准涉及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合成树脂、无机化学、再生铜铝铅锌等。
4月15日,浙大“煤炭清洁利用”科研团队经多年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发的成果“高效烟气催化脱硝关键技术及应用”,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14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日前在杭州召开的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办公室第四次会议指出:今年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将聚焦在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10项重点工作,更大力度推进重点治理,力争大气污染治理走在全国前列。
4月21日上午,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二届工程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召开。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和四川省科技厅社发处处长梁刚到会并讲话。会议为国家脱硫中心指明了今后国家脱硫中心在产业化、科研技术主攻方向的定位思路,对国家脱硫中心下一步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